8月1日12時,大批漁船浩浩蕩蕩地出海開捕。攝影 記者 張磊 姚凱樂
瓢潑大雨傾瀉而下,千艘漁船整裝出發,昨天中午12時,我市今年首批2376艘漁船“解禁”開捕。據了解,此次“解禁”的首批伏休漁船主要包括拖蝦、蟹籠、刺網、圍網、敷網等作業漁船,銷售市場0的相關水產品“禁售令”也將隨之解除,鮮美的東海梭子蟹即將“爬”上市民的餐桌。
昨天上午,沈家門濱港路漁港碼頭的“海上的士”分外忙碌,舢板在漁港中往返穿梭,除了運送米、油、蔬菜等生活物資外,還有網具、纜繩、機油等生產資料。
“阿拉老公今天要去船上了,我6點就起來給他收拾行李,希望他能一帆風順?!鄙衔?時許,漁嫂陳旭芬騎著電動車來到碼頭,托相識的船夫把一包物資轉交給已經在船上準備的丈夫。
上午11時,普陀朱家尖大橋的開捕拍攝“黃金機位”上已經聚集了大量拍攝者,長槍短炮齊刷刷對準了蓮花洋洋面上停泊的漁船。
11時40分許,一場暴雨突降,讓橋上的眾人手忙腳亂。一片雨霧迷蒙中,一聲悠揚的汽笛聲響起,隨后便是此起彼伏的煙花爆竹聲,洋面上的漁船開始調正船頭,從朱家尖大橋主通航孔通過,駛向外海。
傾盆暴雨聲、密集的快門聲、雨中綻放的煙花聲、主播激昂的解說聲,聲聲入耳,構成一幅別樣的“開捕”圖景,蔚為壯觀。不少市民都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場雨中開航的壯觀景象,并配文“風調雨順”。
今年漁船的生產安全也更有保障了。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,休漁期間,我市根據省統一部署,面向全市漁船大力推廣“浙漁安”數字化應用系統。
該系統包括碰撞預警、重點漁船管控等4大功能,擁有1套貫穿全部場景的漁船(船員)碼和漁船防碰撞全過程監管等6個主場景,配套推出船上AI巡檢等24個子場景,可實現部門多跨全協同,形成監管合力,化解漁船安全監管治理難題。
從5月8日起禁售的帶魚、大黃魚、小黃魚、鯧魚、鮐魚、三疣梭子蟹、龍頭魚和蝦蛄等8種水產品,禁漁期過后也將很快“爬上”市民的餐桌。舟山國際水產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最快8月2日凌晨,就會有少量頭茬梭子蟹到港。
此新聞可在《掌尚舟山》APP同步收看,掃碼下載隨時閱讀舟山新聞